行业新闻

十六国时期石雕佛像特点

  • 发布日期:2018-08-24 15:21
  • 阅读数:

石雕佛像在十六国时期的佛教造像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特点为: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较多,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佛座常见造型为简单的四方台,或是四足束腰的须弥座。

石雕菩萨,石雕如来

石雕菩萨像特点: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材匀称。上身袒露下身裙装,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多为烦琐。神态安详,造型自然,颇为完美,整体协调。

佛像石雕特征:面相清瘦,脸型呈现为汉人特征,额头宽高,眉清目秀。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也出现了螺发的形式,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到了我过隋唐时期,唐朝石雕佛像特点有不一样了。

 

返回 | 关闭

上一篇:区分各种石雕佛像的五点诀窍    |   下一篇:石雕佛像成为主流雕刻方式

金太稀,木易腐,水火无形,唯石文化可传天下。

版权所有: 福建惠安和之园林古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52102000402   闽ICP备2022013653号-1  友情链接:阿里巴巴 | 和之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