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释迦牟尼石雕佛像特点大全
- 发布日期:2018-07-06 15:01
- 阅读数:
中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作品是东汉时期:这个时期的佛像穿通肩大衣,胸腹前呈平行、对称下垂的U形衣纹,这个时期的佛像大部分出现在北方,大部分施无畏印,少部分施与愿印。造型和现代的形态完全不同。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这时期的佛雕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造像大多趋向活泼、清秀、温和,最明显的是这个时期大部分的佛像以笑脸引人
北齐时期的佛像大多采用袒右肩或低开领的通肩袈裟,并且在材质上更加的贴身,所以看起来,北齐的佛像的衣服更加贴身,完全可以把佛像的身躯给凸显出来,这个其实也一改以瘦为美的情况,变得有些丰韵。
北周佛像非常其他,这个时期的佛像大多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这和以前的佛像是不太一样的,以前是比较清瘦的,现在却出现了壮,表示人们对于健壮之美的一种热爱。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造型比较简单,美感也不太强了,但是配饰多了很多。所以这一原因也导致北周的佛像不论从美观度和文化性都比不过前面两个朝代的佛像。
隋朝的佛像面相开始有一点丰满圆润,眉毛纤细,这点主要说明鲜卑人已经慢慢的融入了汉文化,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这个时期的佛像已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点,比如外观方面还是继承了北周的头比较大,腿比较短的粗犷风格,姿势僵硬,有点故意刻画的迹象,佛像头顶肉髻,螺发,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唐朝花岗岩石雕佛像在隋朝基础上是变化最多的。这个时期的佛像面相丰满,甚至微胖,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可以说唐朝的佛像除了胖了点,其实和现代佛像已经无限接近了。身材方面没有了隋朝时期头长脚短的感受,这个时期的佛像大多写实性非常强,并且姿态潇洒灵动,有很自然的感觉,这点也是唐朝时期佛像最大的特点。
宋朝开始,佛像的面庞丰润,但是没有了太多的肥肉,看起来不会太胖,只是感觉到比较富态,明显的特点是: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这个时期的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实际上宋朝的佛像发臀和隋朝的比较类似,但是多了髻珠,宋朝实际上是佛教开始没落的一个标志,因为儒家的太过强势,其他教义,文化在儒学的大背景下,很难有所突破。
元朝的佛像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这个时期的佛像肉髻高耸,多为带三叶或五叶宝冠。身材方面: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服饰的衣褶流畅,凹凸有致。元朝因为是蒙古人统治,所以很多佛像也有着很多古印度的元素,有些佛像和古印度的佛像依然有很多相似之处。
明朝时期的佛像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修改,只是在服饰和搭配配饰上,比如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细节方面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这都是明朝佛像改变的地方。
清代佛像五官精致,双眼传神。这个时期的佛像在衣着方面开始汉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身着汉服,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总体说来,清代注重更细节的东西,比如五官,富士,串珠,璎珞等等,都极其细致的进行雕刻。
从古代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石雕佛像并不多,随着现代社会对古代石雕佛像拍卖石雕市场的热烈追捧,市场上开始出现仿古石雕佛像,厂家根据各个朝代特点及年限仿制出古代石雕佛像的效果,也受到人们的喜欢和欢迎。
上一篇:佛像生产比较少的材料(四) | 下一篇:清代佛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