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明代石雕佛像历史以及图片

  • 发布日期:2018-09-04 09:12
  • 阅读数:

明代石雕佛像是中国佛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佛文化的低谷时期,人们从巅峰时期的佛文化慢慢转变太多,更多的读书人采用儒家的方式来看到佛家,自然而来就有了信和不信之分,并且明朝后期,白莲教的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佛像的认识和判断,加上道教的不断崛起,在明朝皇帝中,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道教支持者,这种此消彼长的历史背景之下,人们自然而然的对于佛教就没有了以前朝代的那么多信徒,甚至很长时间以后,佛教因为不事生产,一直被官员和百姓所诟病,种种原因之下,佛教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佛像非常少,甚至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不建造大型的佛像,所以佛像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惨的。

 

明代石雕佛像,石雕观音佛像,大型观音菩萨雕塑
 

 

因为以上我们阐述的原因,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时期石雕佛像的文化以及历史,从而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到明朝石雕佛像特点
 

受众人群。首先,我们通过这个时期佛教的受众人群来剖析这个时期佛像发展不顺的缘由。从上之下来看,这个时期的统治者是典型的汉族人,从明太祖开始说起,明太祖是典型的农民起义的成功者,历史上来看,咸鱼翻身最彻底的就是他了,对明太祖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和尚,经常遭受方丈的斥责,并且在后来因为寺庙养不起太多人,从而被赶出来寺庙,自身自灭,可以这么说,佛教对于大明第一个皇帝来说是非常亲切但是又完全亲近不起来的一个集团,并且因为佛教不事生产,靠百姓施舍的做法,让朱元璋对于佛教的看法也就有了偏颇,在这个皇帝之后,很多的明朝皇帝都坚持对佛像实现打压的策略,比如缩减寺庙的人员,减少佛教参与政治的机会,减少佛教的土木建设等等,这三个方面下来,整个佛教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修仙,长生不老成为皇帝所追求的,自然而然,道教也就兴盛了起来,很多道教的道长被尊位国师,看似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实际上是进一步打压佛教的一种措施。最明显的体现是这个时期的封神榜,就是对于道教的一种传播,包括西游记,也明确了西方才是如来的世界,东土大唐,依然是受玉皇大帝的约束和管制的。这个时期的官员呢?其实这个时期的官员是读的儒家学说,写的是八股文,自然而然的,对于他们来说,儒家学说是高于一切的,自然对于佛教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并且因为皇帝的信道,所以很多官员也开始信奉道教学说,著名的官员严嵩,就是皇帝信道路上的好友,这种亦师亦友的政治方向,也让他权倾天下。而人民呢,实际上,这个时期对于言语的把控非常的苛刻,因为锦衣卫和东厂等部门的设立,人们信奉的东西和佛有关,会很快的传入到皇帝耳朵中,上行下效,所以这个时期,不论多么底层的人,都尽量的避免与佛教有太大的瓜葛,自然而然的,人群的分崩离析导致信奉佛教的人数越来越少,然后佛像的雕刻也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福建石雕佛像,寺庙石雕佛像,石雕弥勒佛像

 

地区限制,地域是佛教在明朝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主要是因为在广东,福建,浙江一代,皇帝的管控力和约束力有限,所以造成这些沿海的地方因为常年的通过海运来接触外面的人,然后有郑和下西洋的大事件下,这些地区的人对于佛教还是依然有很强烈的归属感,特别是福建广东地区,是中国对外的重要港口,大量的交易让人们的思想非常的开化,融合性也非常强,其实,直到今天,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文化依然在这两个省份中,而我们说的明代石雕佛像大部分出自于福建地区。除了南方沿海,在一些当时并不受明朝政府统治的地区,比如东北,西北,西藏等地,依然是佛教传播的根据地,人们通过经历痛苦的生活,恶劣的生存条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来保持心中的信仰不要崩塌,从而有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其实,明朝佛像文化非常简单和单一,我们可以看作是清朝石雕佛像发展的过渡期而已。

返回 | 关闭

上一篇:馆藏石雕佛像有哪些以及有什么用处    |   下一篇:唐代石雕佛像比较最初和现代石雕佛像有哪些特点

金太稀,木易腐,水火无形,唯石文化可传天下。

版权所有: 福建惠安和之园林古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52102000402   闽ICP备2022013653号-1  友情链接:阿里巴巴 | 和之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