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弥勒佛带给人们的生活启示录
如果要问中国老百姓,“在众多佛祖菩萨中,哪个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呢?”我想答案应该是:“弥勒和观音!”因为,在佛教大菩萨之中,弥勒菩萨代表大慈——给予人们以欢乐;观音象征大悲——可以救苦救难。所以,弥勒还有一个名称:慈氏菩萨。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因此,众多宗教寺庙都喜欢供奉一尊笑口常开的石雕弥勒佛神像。
弥勒佛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弥勒佛又称未来佛,代表了明天和新的希望。
石雕弥勒佛总能带给人许多启发,弥勒佛,以修慈悲心闻名,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石雕弥勒佛告诉世人的启示是:以慈悲之心待人。《华严经》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以慈悲之心待人,欢喜自然多一分。”经文的解读实在是太伟大了,随顺众生就是供养诸佛。我们来随顺众生和供养诸佛分别开来。我们供养诸佛后,掉头可能去与众生吵架,这与佛法绝对不相应,佛告诉你,你若是对众生好就是对我好,供养了他们就等于供养了我。如果对于众生能够尊重承事,为众生服务。做众生马牛,也就是尊重承事如来,就是孝敬服务于如来。否则,你是佛子,只有其名无其实,无有是处,可见如能使众生生起欢喜心,就是一切诸佛如来也生起欢喜心。这也体现了石雕弥勒佛总能以慈悲之心待人。
石雕弥勒佛告诉世人的启示是:以忍辱之姿处世。弥勒偈语中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若遇不平,不必斤斤计较,以牙还牙,不如问路白云头,一笑置之。以忍辱之姿处世,可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的处世理念也映衬了弥勒殿里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也就更加具化了石雕弥勒佛笑口常开的形象,带给人们更多正能量的处世哲学。
石雕弥勒佛告诉世人的启示是:以宽容之心对人。弥勒佛诗偈云: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他的布袋,可大可小,向上展开,可遍布十方,什么日月星辰都能装入其中;如果进入布袋,则可观自在,轻松无比。很多时候,对人宽容也就是给自己以方便。所以我们要从石雕弥勒佛的身上学会在诱惑中自持淡定,在行进中放下包袱,让自己的人生路走起来更轻松、更容易一些。
石雕弥勒佛告诉世人的启示是:以乐观之态应事。弥勒菩萨曾经作过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无资无产,一只化缘布袋行走人间,何等潇洒何等乐观!应对事事,人乐观了,才会过得欢乐自在。 这句话的理解:追求的恬静自然,处於现代物欲高涨,利欲薰心的年代总是一切向钱看,试问谁能放下眼前利益的诱惑呢?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参悟石雕弥勒佛的箴言,尝试在人生的体验中归类那些放不下的布袋,以及如何去应对这些布袋来减轻对自己带来的压力进而创造自己乐趣生活的正面态度。
返回列表
- 上一篇:石雕滴水观音身旁那对金童玉女的来历 下一篇:石雕观音菩萨是请站姿的好还是坐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