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厂家详述古代石雕佛像的特征
- 发布日期:2018-07-28 14:53
- 阅读数:
中国的佛像雕塑是在公元300年左右,也就是十六国时期,这时候的佛像雕塑是最原始的释迦牟尼佛雕像,那时候的佛像大多数是铜质的,从当前出土的佛像雕塑就可以看出来,一般为金铜或青铜,铜质佛像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之一。公元初年时期的佛像五官表现为: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佛像雕塑,其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号一点的佛像则以磨光式肉髻为主,头发的纹路也没有多少;大型的佛像雕塑则一般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发纹。佛像雕塑会有背光,.背光一般为同心圆。 通常佛像雕塑都会有个底座,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时期,也就是公元500年前后,石雕佛像雕刻仍然很大地保留了上一时期的特色,稍有不同的是,这时的佛像一般都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衣领呈U型或V型,衣纹的线条雕刻得比较深,隆起得较多。十六国时期的佛像背光多为同心圆,这时的佛像背光一般呈现为莲花瓣型。在莲瓣与头部之间还有个头光,头光为原型。北魏后期,菩萨像的造型也逐渐成型,神情安详,姿态端庄、自然。
魏朝过了,就是齐国。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哈,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不断更迭,从不间断。通过整理可以发现,齐国确切地叫北齐时期,这时的佛教佛像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佛像的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数不刻发纹,即使有也只是浅雕式的螺型发纹。其次是佛像雕塑的身材修长,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圆型。有些现代人会觉得这些佛像身体比例很奇怪,但当时就是这样的审美和特色啊。三是佛像的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当然佛陀的的脸部神情依然是那样的温和端庄,质朴淳厚。最后就是佛像的衣饰了,此时的佛像多为浅衣纹,立像多身躯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到了这个时候,由于金属制品的不断被发明,石雕佛像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了,因为石头到处都有啊。
接下来就是周朝了,那时也叫北周。为什么都是北魏、北周、北齐,而没有东南西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还在研究阶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互相联系探讨哈。废话不多说,来具体讲下北周时期的佛像雕塑特征。佛像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依然并不是很“成熟”,此时的佛像雕塑特征可以用无法想象来形容,具体为:佛像的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其次是佛像身上的衣纹线条虽然简洁流畅,但帔帛变宽,呈三角型搭于两肩膀上。第三,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这种做法,可以说和当时的战乱有着明显的关系。虽也有几年的和平,但仍是未能达到完全统一。更多佛像特征变迁历史,如隋唐石雕佛像下回介绍。
上一篇:福建仿古石雕佛像家居摆件批发价格更便宜吗? | 下一篇:隋唐时期的石雕佛像的特征